On this page:
1 第一章:存在主义的基本论题
1.1 第一节 存在主义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哲学
1.2 第二节 人生就是“此在”的自我表面
1.3 第三节 自己的生活全凭自己来创造
2 第二章:存在主义的思想体系
2.1 第一节 存在先于本质
2.2 第二节 人生是在“担忧”中度过的
2.3 第三节 绝对自由
2.4 第四节 人生的归宿是死亡

存在主义笔记

高宣扬《存在主义》一书摘录。

1 第一章:存在主义的基本论题

1.1 第一节 存在主义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哲学

在存在主义者看来,人根本就没有本质;人是一个一个的、在不同瞬间的“存在”,人之所以成为人,乃是因为他存在。

存在主义认为,以往哲学的根本错误,就是脱离人的存在这个基本前提而抽象地讨论世界的本原、认识的本质、人的本性 等问题;因此,他们的一切论争,最后都导致最抽象的“形而上学问题”,无助于解决各个人的具体的生存问题。

他首先就会像存在主义者那样,把他自己当成“个人”,是一个与周围一切人和一切事务都无关的“存在”; 为了只顾自己,不顾一切,他必然像存在主义者那样,把自己“孤立”起来,接着,他就会感到“孤独”, 但又不甘心自己被孤独,于是他要“超越”孤独这个状态;但在他“超越”之前,不得不顾虑重从, 时刻“担心”自己的存在会被毁灭,担心自己的“死亡”;然而,既然已经做出“选择”要“超越”一切, 他又不会因“担心”而停止“超越”,于是,他产生一种越来越强烈的“渴望”,终于,在这种渴望的推动下,他孤注一掷。

1.2 第二节 人生就是“此在”的自我表面

存在主义者认为,要真正地把握人的生活,就必须把人生放在它本身所固有的原始和自然的状态中。所谓“原始” 和“自然”就是保持其原样,保持其本来的面貌;或者,用一般人的说法,就是“它是什么就是什么”,“它本来是怎么样的,就是怎么样的”。 前面已经说过,存在主义最反对抽象的方法。因为在存在主义者看来,抽象的方法破坏了人的存在原有的状态, 歪曲了人的存在的本来面目,扼杀了人的存在所固有的生命力,淡化了人的存在的多样性,忽视了人的存在的具体性,限制了人的存在的随意性。

“此在”之所以能作为“出发点”去本真地展示出“存在”本身,就是因为“此在”是一种“除了其他存在的可能性外还能够发问存在 的存在着”。这种能够对自身的“存在”发问、并能自我领悟自己的存在的存在着,就是生存于世界的人。

1.3 第三节 自己的生活全凭自己来创造

“此在”一词的原文“Dasein”,在德里是同“存在(Sein)”相区别的。Dasein直译即“在此时此地”。 但对于海德格尔来说,“在此时此地”的只能是个人,具体的人。

存在主义认为,“此在”的“存在”是一种趋势,是一种不断由自身提出的发问,是向自己不断进行冲击的意向。 它是积极主动的,而非像一般人所说的“有”那样消极、被动。一般人所说的“存在”、“有”是死气沉沉的,是任外界摆布的。 …… 存在主义所说的“存在”是一种趋势,是不满足于现状,不甘心于沉落(Verfallen)的意向。

人生在本质上是一种存在的趋向(a being towards)。所谓存在,始终都是从其存在种崛起(as a standing out from its being)。

“此在”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能够超出自己、越过自己。

萨特:我所说的存在先于本质是什么意思呢?我们指的是,人首先存在,然后自己对抗自己,涌上这个世界——同时有限制自己。 ……人是很简单的。我们说简单并不是说他是靠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,而是说,他想成为什么成为什么。但是,正如他是在存在之后才 意识到自己那样,他也是在存在之后才有意想成为一定的状态。人不是别的,乃是这样的东西,即他创造他自己。这就是存在主义的首要原则。

2 第二章:存在主义的思想体系

2.1 第一节 存在先于本质

在任何意义上,“此在”都不是指某个存在者“是什么”,而是指这个存在者为之存在而去存在的那个过程本身,是在这个“存在者” 为存在而存在的过程中所自身显示出来的本真活动。

存在主义认为,一个人存在或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,不在于他是否或者,而在于他是否活得有自己的特色,因而能把他自己同别人区分开来。 如果一个人或者,毫无个性,没有那种要把自己同别人区别开来的雄心,只满足于一般人的存在,同别人“同流合污”,甚至像 世上一般事务那样地存在,那么这种人虽然或者,他也是“非存在”。

存在先于本质;存在就是主观性。……存在没有本质,存在是由主观创造出来的。

所谓人的存在先于本质,就是说人不需要外物来设定它,它就存在了;而它一旦存在,它就可以决定它自己的性质。…… 一个人在存在以前,是无所规定的。只有首先在“存在”中,才能有所谓的“存在成什么”的问题。存在主义认为, 任何个人的生活不应该有预先的任何规定型:你要怎样生活,就怎样生活;先生活下来,这是先决条件。

萨特说:“存在主义的宗旨就是要使每个人自己来掌握自己,同时,要把每个人的存在的全部责任直接地放在他自己的双肩上来承担。”

我们常常听人说:“人生如梦”,或者说:“人生几何”。在存在主义看来,这些话有正确的一面,也有不正确的一面。 正确的地方在于:在存在主义看来,人生确实无定性,变幻莫测。每个人有自己的具体的存在方式,整个社会的生活是难以捉摸的, 因为在它们“存在”以前,任何人都无法预测它的性质。但另一方面,存在主义认为,每个人也可以创造自己的生活, 他不应满足于随波逐流的平庸生活,不应听任别人或社会的摆布,他不应消极地埋怨社会、埋怨别人。 ……关键的问题不在于你现在生活得怎么样,而在于你是否成为自己的生活的真正的主人。你如果贫困,生活当然会有困难; 但是,面对着贫困这个现实的存在,你敢不敢承担起自己对自己的生活的责任?在承担责任时,你敢不敢藐视周围的一切, 以致在心目中只有你一个人存在?如果有这样的态度,你即使穷也可以置之不顾,你仍然觉得自己是自己的主人, 觉得很坦然,并不受贫困的拘束。

海德格尔和萨特对“存在”的这些说明,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,存在主义所说的人的存在,并不是物体的存在,并不是现实的存在, 而是一种特殊的人的存在;在这样的存在中,人首先存在着,同时,又能不顾周围的一切决定自己的存在。 这样的存在可以随意地变化,不但可以置外物于度外,也可以完全不顾自己过去的存在。

现实生活中,一个人的存在永远都脱离不开社会,脱离不开外界环境……萨特说,上述绝对地无条件地自我决定的存在是一种理想化的、 纯化的“自我意识”,而这种自我意识不是别的什么东西,乃是“虚无”(nothing)。 它为什么是“虚无”呢?“因为一切物体的、精神物质的以及心理的对象,一切真实性,一切价值,都在它之外; 因为我的我已经不再是它任何一个组成部分。”

只有人才有意识;人的意识就是“虚无”;只有通过“意识”这个虚无,才能产生虚无。所以,萨特说:“人是使虚无来到世界上的那个‘存在’。”但是,萨特又说:“这个虚无又是包罗一切,因为它是所有一切对象的意识。”

2.2 第二节 人生是在“担忧”中度过的

存在主义只是在一个意义上否认人有理想,即任何人都不应该有来自外部的、由外物——包括别人、社会、国家或上帝——强加于人的理想。在存在主义者看来,一个人如果以别人设计好了的方案作为自己的生活理想,那就无异于自然界的石头——把它放在哪儿,它就在哪儿;也无异于桌椅板凳家具之类——木工设计成怎样,它就被做成怎样。

现实中的个人,乃是“在世界中的存在”(Being-in-the-world)。也就是说,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那个具体的“存在”。海德格尔把这样的“存在”状况称之为“沉落”或“失落”。任何人,任何存在,都不免要“沉落”或“失落”在世界中。因为任何个人,尽管他自己是自己的主人,但他又永远不可能单独地存在,他既要孤立自己,又没法脱离别的存在,这个不可克服的矛盾正是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所说的“担忧”、“忧虑”,或萨特所说的“呕吐”等感情的产生根源。

海德格尔认为,“此在”——个人的“存在”失落在世界上以后,他在被周围的“存在”所包围的过程中,主要是凭着本身的感觉来体验他同外界的关系的;而这种感觉或感情的最基本形式就是“担忧”。

海德格尔说:“恐惧产生于并开始于个人独自孤立的时候。这种唯我独在……使‘我在’直接地体验到作为世界的世界,并同时又使它自身成为在世界中的它自身。”……孤立者自己一方面感到自己是一个“存在”,企图自己脱离世界而存在,但他又感到没法离开周围世界;所以,他一旦自我孤立之后,马上就对周围世界发生双重的感情:既关心它的存在,又惧怕它的存在。

个体的人总是存在于世界上的某一个实际状态中,也就是说,个体的人总是现成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,他是不以他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地“被抛弃”(geworfen)到这个世界上。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的时候,他已经存在于这个具体的、现实的世界中。或者,换句话说,在人未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前,他就已经存在了。

海德格尔说:“现身状态不仅在这种被抛状态和指派状态中开展此在,而且现身本身就是生存论上的存在方式。此在以这种方式不断把自己交付给‘世界’,让自己同世界有所牵涉;其方式是此在以某种方式逃避它自己。 所谓“存在性”,也就是“超越性”(Transcendence)。它表示人的存在所包含的“可能性”(Possibility)。 ……人的存在的超越性是着重表示人的存在具有一种超越的能力,能超出自己的存在的限制,冲破他自己的存在的束缚,去创造一个暂时或可能会使他满意的世界。

存在主义认为,在这个世界上,任何存在都是有限的。但唯有人的存在能给自己的有限的存在提供无限的要求。这种状况就是“超越性”。

人的存在的意向只有一个,那就是:它要达到一切它现在所没有的东西;它要成为一切它现在还未变成的东西。

所谓失落性,是因为人很关心和担忧周围的世界以致被周围世界所吸引。所谓“被吸引”和“失落”,就是表示人已经充分地认识他周围的世界,他认为他离不开周围的世界,于是,他就跟周围世界绞在一起。

萨特认为,“呕吐”产生于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的无定性——无定性的人存在于无定性的世界中。这就像一个心神不定的人走在动荡、摇晃的船上一样,其结果,必然导致人的呕吐。在《呕吐》一书中,萨特很细腻地描述人的呕吐感觉。他认为,周围世界是瞬息万变的;面对着它,每个人都想把它当作工具或材料或玩具来为自己的存在服务。但是,世界本身有时又是那么难以驾驭。人为自己不能驾驭和控制世界而苦恼,觉得这个世界是顽固的、可恶的、讨厌的。当世界陷于紊乱状态,我又无从掌握它的时候,在我的思想中还产生“多余”的感觉,即觉得这个世界连同我的存在本身都是多余的,自己恨不得要毁灭周围的一切,同时也毁灭自己;但是,世界和自己都毁灭不了。最后,就觉得恶心,产生了呕吐感。

当我们由于某种特殊的要求和需要,因而自己浸沉在自我设定的目标中的时候,就会完全淹没在呕吐之中;而一旦淹没其中,人自己反而会偶然地、暂时地感到轻松和愉快,从而从呕吐之中解脱出来,但是,这种快感往往并不长久。一旦人的身体的某一器官或某一部位触及到实实在在的外在世界时,人又会从上述自我陶醉中苏醒,而随着人的苏醒,呕吐又接踵而来。

人的呕吐的来源是人生的辛酸、苦难、不可控制性;但人的呕吐的产生又以人的肉体的存在为条件。换句话说,如果人没有肉体,如果人只是自我意识,只是灵魂,它就可以自由自在,就无所谓呕吐。

存在,即人生,多多少少是一种又黏、又软、又有一定的内聚力、又有一定离散性的东西。也正因为人生是一种黏糊糊的东西,所以,它又是令人讨厌的现实。萨特认为,任何人,如果他完全不存有偏见,也从未接受过教育,从未受到外来的人生观的教育,他对人生的感受就自己是“黏糊糊的”。他说,黏糊糊是人生的原始状态。人一旦认识客观世界,他就马上厌恶、嫌弃这种“黏滞性”。

萨特反复强调,我们所以用“黏滞”一词,乃因为世界本身就是黏滞的。我们想要抓住它,它却从我们的手中滑走;我们想支配它,结果却发现它支配我们;我们想整理它们,概括它们,加以分类,把它们钉住在我们的概念中,结果却发现它们一个个逃之夭夭、溜之大吉。我们的语言和概念无奈它何。我们的一切想要认识它的计划和希望都破产了,都失败了,都落空了。最后,我还是我,它还是它。

2.3 第三节 绝对自由

们仍然要回到前面讲过的那种人生既不可避免的,也不可克服的矛盾。这种矛盾, 一方面表现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无可奈何,我们是注定要“被抛弃”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中的; 另一方面,人的存在又有一种超越一切的性质,它不满足于现实的存在,它时时流露出要越出存在的羁绊的“野心”。 因此,人的生活包含着客观的限制和主观的无限愿望的矛盾。 承认这种矛盾,乃是存在主义者寻求绝对自由的出发点。

萨特认为,自由就是人的活动能力,是属于意识范围的东西。这是他自由观的核心部分。 萨特又认为,自由就是创造自己和拒绝一切规定性,萨特把这样的存在称为“为他的存在”(for-itself)或“自为的存在”。 这种“为他的存在”是同不自由的“在他自身中的存在”(in-itself),即“自在的存在”相区别的。 最后,萨特认为,自由与不自由,不取决于客观,而取决于自己,取决于自己是否有责任感。

意识,作为一种自由,不仅能自由地摆脱存在,而且更可以自由地否定自己的过去。 萨特说,陷于自我意识的存在,只承认我是现在的我;我的过去,和外界的存在一样,是“在那儿的存在”,而不是我自身。 但是,“过去的我”毕竟和外界的存在有区别:“过去的我”曾经与我自身发生关联;“过去的我”是由我带入现实世界中的。

要解决自己的行动的自由问题,主要决定于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动机。人的自由就在于他自己有选择动机的自由。 萨特说:“今天,我们的自由只能是为了成为自由而斗争的自由选择。这一公式的怪诞性只是表现我们的历史条件的怪诞性。” 自为的存在,不同于自在的存在的地方就在于,它不像自在的存在那样是“被抛射”到既定的环境中,而是由自己选择某个对自己的未来有利的事物作为自己行为的动机。 这个由自己来选择动机的人就是完全摆脱上帝、自然界和社会决定的束缚。

人的自由就在于自己能选择自己的行动,自己能说明自己的行动出于何种动机。 而且,这种自由还在于,测定自己动机的好坏与对错的标准,不是在外界,不是在社会上,而是在自己内部。

2.4 第四节 人生的归宿是死亡

在分析人的“担忧”状况时,海德格尔进一步认为,时时“担忧”着自己的人, 总是心不在焉、恍惚不安,特别是担心着未来。因此,人的存在就不可能集中,不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。 这种人的一生必然要在支离破碎的、毫无联系的时间中消磨掉。这种人只能作环境的奴隶,不会成为自己的生活的主人。

从“我”的角度讲,所谓死亡就是我的存在遭剥夺,就是我自己的存在的丧失殆尽。 从这个意义上讲,只有死亡才是唯一发生在我自己的存在中的某种东西。

当一个人面临着死亡时,譬如自杀,这个人至少认识到他自己的现实生活是“非真正的存在”。他意识到他的生活的“非人性”及不可忍受。 因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到现实生活的“非存在性”,他才能下决心彻底地摆脱它。

人的存在随时随地都可能中断。人的死亡是人生旅途中随时都要遇到的“可能性”。 海德格尔用一句谚语来表达这个意思。谚语说:“人一生下来就到了老死的时候。” 这就是说,在任何时候,对任何人都不能说,“他在多大年龄的时候死去最合适”。 换句话说,人在什么时候死都是合理的、应该的。

人要成为强有力的存在,他就必然要面对着望而生畏的“死亡”。 每个要想成为“强人”的人,都要正视“死亡”;他在正视死亡的时候,会产生恐惧感。 但是,这种恐惧感不是害怕死亡,不是胆小怕死,而是对真正的存在恐惧。 这种恐惧不但不是坏事,而且是一种自然的现象,其产生的原因就是认识到死亡是“伟大的”、“唯一的”、“真正的”存在。 这就像一个人面对着耸立在眼前的高山,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肃然起敬和望而生畏的感觉,这种感觉表明人认识到高山的伟大性。 对死亡的恐惧也是同样的道理。一个人,如果不怕死亡,那就是自以为是,就是自认自己的现实生活高于死亡,高于“真正的存在”,而这说明他没有认识到他的生活是“非存在”。

我们如果深信自己的创造力,就可以产生一种“不受死亡约束的自由”或“视死如归”(Freedom toward-death)的态度。 这种态度,将使“此在”的超越性,即靠自己的创造力超越出“现实世界”的能力,进一步发展到崭新的阶段。 到了这个时候,人在现实中的生活将高度自由,自己的存在也真正地丰满起来。

编辑历史:2022/12 第一/二章